产品资源
联系我们
天津市丰硕伟业钢铁贸易有限公司
销售一部
联系人: 王 聪 王广波
电 话:022-86879988 86879986
手机:13682081778 13662069886
传 真:022-86879989
销售二部
联系人: 王吉珩 季玉凤
手 机: 13752381667
网 址:www.tjfsgt.com
邮 箱:tjfsgg@163.com
公司地址:天津市北辰区北辰大厦4号楼1613室
仓库地址:天津市北辰区铁东路工业园6-8号
新闻中心
钢铁业陷入越亏越投怪圈:国有钢企领导要政绩
2012/4/19 9:55:44 | 新闻中心 | 关注:941 次

 [ “产能扩张有政绩,产能搞大了将来卖出有资本,另外做了多年的钢铁,在还有利的情况下不想转型。” ]

  如果一个行业都在亏损且前途无望,还会有企业愿意继续投资吗?中国数千家钢铁企业却愿意做这样的“冤大头”。

  从去年四季度开始,中国钢铁业就陷入了全行业亏损,今年一季度同样如此,且钢铁上市公司亏损进一步加剧。今年一季度,韶钢松山(2.80,-0.01,-0.36%)(000717.SZ)预亏3.3亿元,华菱钢铁(2.81,-0.01,-0.35%)(000932.SZ)预亏6.9亿~7.3亿,鞍钢股份(4.44,0.00,0.00%)(000898.SZ)预亏18.88亿元。

  在惨淡的现实面前,钢铁产能却不减反增,各大企业都在拼命投资新增产能。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中国粗钢产能已达9亿吨左右,创历史最高纪录,与6亿多吨的需求相比过剩三分之一。

  “发改委已经承认了中国钢产量达到了9亿吨。现在矛盾出现在经济降速,产能问题成压在钢材市场上的一把利剑,钢价涨上来,产能释放又给压下去。”昨天在“我的钢铁”铁矿石会议上,上海钢联(31.120,0.00,0.00%)(300226.SZ)副总经理贾良群这样评价当下的钢铁市场。

  过去几年,国家相关部门一直在强调钢铁产能过剩,为了严控产能,将钢铁列为几大产能过剩行业之首,可是几年过去了,产能调控却越控越多,产能过剩越来越严重。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显示,2005年以来开工建设的3.57亿吨的产能中,未按规定取得国家核准的占79%。

  这意味着,中国钢铁业的投资严重失控。即便发改委已经意识到大量的项目未经批准违规建设,却没有对这些项目做出相应惩罚,进一步纵容了产能的扩张。产能过剩限制政策形同虚设。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王晓齐昨天在“我的钢铁”铁矿石会议上称,以前为了控制产量,协会下指标给钢企,虽然大家都签订了责任书,但大多不遵守。

  既然钢厂不赚钱,缘何还要继续投资?“现在的产能都是之前作的决定,在作决定时,至少是预期能赚钱。”中国联合钢铁网分析师胡艳平昨天接受《第一财经日报(微博)》采访时这样解释目前的“怪现象”。

  钢厂则有另一种理解。河北一家大型钢铁企业中层人士接受本报采访时称,产能扩张主要有两类情况,“一类是国有钢企,国企领导要的是政绩,产能扩张有政绩,亏或赚与自己无关,领导的钱不少拿;另一类是民营企业,通过各种手段,实际上一直在盈利,他们借了钱再建设,逼得他们不得不生产,另一方面,产能搞大了将来卖出有资本。”

  政策也在刺激产能越调控越多。这位钢厂的人士称,“按照政策,小的高炉要淘汰,钢厂又不能不干,只好准备上大高炉,最后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这让中国钢铁走上一条不归路。”

  虽然政策要求企业上新的高炉时进行产能等量置换,可现实是,鲜有企业按照等量置换的方式上新高炉,一般都是扩大产能,同时尽可能推迟淘汰原有的小高炉。

  其次,对于一些钢铁企业老板而言,“做了多年的钢铁只会干这个行业,在还有利的情况下不想转型。”

  “有很多人对后期还存有幻想。”王晓齐说,全国钢企550多家,铁企业有770多家,轧钢企业有3000~4000家,钢企困难,铁矿石涨价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作为成熟的产业链,应该把生产的东西顺利卖出去,“钢企这么多,上游的成本没法传递到下游,能不困难吗?盲目进入的钢企不要指望在钢铁行业赚大钱,该退出就退出吧。”

  然而现实是,后进入钢铁业的一些民营钢企盈利能力明显好于现有的国有钢企。按照上述河北钢企的人士介绍,“现在的市场是国企赔钱的时候,民企能赚钱,等国企要赚钱的时候,钢材价格就要回头,因此未来国有钢企赚钱机会很少。”

 

  国有钢铁企业及其上市公司面临的困境将是长期的。王晓齐认为,钢铁工业依靠数量扩张的发展阶段已经结束,面临的严峻形势是长期的,估计有3~4年。

上一篇:工信部酝酿“新政”助钢铁业脱困
下一篇:新闻分析:中国钢铁业产能透支挤压市场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