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壁无缝管
热扩无缝钢管
GB6479化肥专用管...
GB9948石油裂化管...
GB5310高压锅炉管...
1Cr5Mo合金钢管
35CrMo合金钢管
12Cr1MoVG合金钢管...
15CrMoG合金钢管
Q345B无缝钢管
40Cr无缝管
12Cr1MoV合金板
15CrMo合金板
吹氧管
无缝钢管厂
石油裂化管
合金板
35crmo,42crmo
09MnNiVDR容器板
压力容器板
吹氧管
合金钢管
化肥专用管
A335 P22合金钢管...
A335 P22合金钢管...
高压锅炉管
进口合金管
架子管
大口径热扩管
合金钢管
方矩管
紫铜管
石油套管
紫铜板
304不锈钢管
T91合金管
结构管
20Cr合金管
焊接钢管
螺旋管
石油裂化管
高压锅炉管
石油套管
流体管
焊管
无缝钢管
合金管与炎炎夏日不同的是,钢铁市场依然身处“隆冬”。昨日有媒体爆出国内大重点大中型钢企一季度全面告亏,甚至南京出现了极端的钢贸商自杀事件。记者昨日走访本地市场,了解到钢材市场下游需求依然不振,广州钢材市场暂未出现大幅波动现象,但上下游的挤压也给钢材中间商生存带来严峻挑战。分析师认为,国内基础设施工程的建设速度,将成为钢价企稳的重要支撑。
“本大利微”挑战钢贸行业底线
跑路、自杀,昔日一度繁荣的钢贸市场开始演绎“悲情故事”。近日,南京钢贸市场爆出一年仅35岁的女老板丁琴(化名)自杀的事件,给这个本来就有些萧条的市场带来一丝“寒意”。
据了解,由于钢材市场的特殊性,各种融资手段应运而生,钢市、银行的“保证金”均需要大笔资金的投入,而目前市场本大利微的操作手段,一旦发生囤货、压库、欠款等现象,很容易陷入“融资危机”的状况。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丁琴或由于钢贸融资失利而走上“不归路”。
据广州一位姓齐的钢贸商告诉记者,如今的钢贸商日子不好过,就和房屋中介一样,以前行情火爆的时候人人眼红,现在俨然就像“僵尸式”生存了。
齐姓钢贸商表示,小的钢贸商没有固定库存和大的资金量,就只能成为游走于钢厂、流通商与客户之间“中介”,以前行情好的时候,倒一下钢铁的差价也能赚不少,而现在生意不好的时候,半个月也难接到一单业务。
钢企成国际矿山“加工厂”
事实上,不仅钢贸行业身陷低迷困局,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及需求低迷影响,即便是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也难以摆脱亏损的状况。
在上市钢铁企业发布第一季度季报中,全国80家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第一季度累计亏损超过10亿元。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80家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8638.88亿元,同比减少0.95%,实现利税151.84亿元,同比大幅减少64.8%,实现利润负10.34亿元,亏损面为33%。
据“你的钢网”分析师徐东强介绍,2011年国内进口铁矿石6.86亿吨,但平均到岸价高达163.84美元/吨,同比上涨接近30%,比2001年更是高涨超过9倍。与此同时,近十年焦煤价格平均每年上涨幅度也超过15%。
然而,国内受需求不振的影响,近几年,钢材价格涨幅远远低于铁矿石价格涨幅,甚至还出现铁矿石价格上涨、钢材价格下跌的行情。
在截至5月4日的一周,广州市场线材跌势明显,部分甚至超过100元。加之近期资源依旧较多,商户低价走货、消化库存为主,价格跌幅扩大。截至目前,韶钢产规格6.5-10mm高线主流报收4190元/吨,较上周跌150元/吨;韶钢产规格HRB335 18-25mm螺纹钢主流报收4230元/吨,较上周下跌40元/吨。
业内人士观点认为,尽管我国钢铁产能世界居前,但目前只是国外矿山的“加工厂”的角色,今年第一季度,在我国钢铁行业陷入全面亏损的“泥潭”之时,国外三大矿山“巨头”却实现盈利数千亿美元。
地产低迷
拖累钢铁行业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业内专家表示,国内钢铁持续低迷除了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外,还有国内钢铁产能扩张太快,以及需求不振的因素。
据了解,由于国内重视钢铁产业,目前国内钢产量已占世界总产量的45%,在全球前10名的钢铁企业中有6家中资的企业。前些年,受国内房地产、汽车市场火爆的带动,钢材基本属于“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只要生产出来就不愁卖,进一步刺激各地投资钢厂的热情,当年,年近9亿吨的产能有近70%是在2000年以后增加的。
在产能大肆扩张的同时,由于近两年房地产市场的低迷,钢铁市场也进入萧条阶段。国内地产行业一直是钢铁的消耗“大户”,但受国内抑制房地产泡沫的控制措施以来,国内建筑工程数量呈现下降趋势,而钢铁需求也成为城门失火殃及的“池鱼”。
据了解,地产业对钢材的需求占钢铁总需求量的1/3,房地产业的高低起伏直接牵动钢铁业走势。然而,国家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政策收紧房地产市场,作为上游行业的钢铁受到重创。
今年3月份,国内粗钢产量继续大幅回升,达到6158.1万吨,同比增长3.9%,4月上、中旬粗钢全国日均预估产量在201.6万吨,处在较高水平。整体来看,4月份的总产量或将超过3月份,过高的产量使得原本低迷的市场更是“雪上加霜”。(南方日报记者 彭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