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壁无缝管
热扩无缝钢管
GB6479化肥专用管...
GB9948石油裂化管...
GB5310高压锅炉管...
1Cr5Mo合金钢管
35CrMo合金钢管
12Cr1MoVG合金钢管...
15CrMoG合金钢管
Q345B无缝钢管
40Cr无缝管
12Cr1MoV合金板
15CrMo合金板
吹氧管
无缝钢管厂
石油裂化管
合金板
35crmo,42crmo
09MnNiVDR容器板
压力容器板
吹氧管
合金钢管
化肥专用管
A335 P22合金钢管...
A335 P22合金钢管...
高压锅炉管
进口合金管
架子管
大口径热扩管
合金钢管
方矩管
紫铜管
石油套管
紫铜板
304不锈钢管
T91合金管
结构管
20Cr合金管
焊接钢管
螺旋管
石油裂化管
高压锅炉管
石油套管
流体管
焊管
无缝钢管
合金管2008年12月,唐山渤海钢铁集团(下称“渤海钢铁”)宣布挂牌成立,这家公司是由唐山国丰钢铁公司牵头,联合唐山地区周边的十余家民营钢企参股整合。当时重组计划是,联合重组完成后,陆续将渤海钢铁旗下企业在唐山区的现有产能淘汰,转而到唐山丰南经济开发区海边的盐碱滩涂地建设新的钢铁项目,计划产能1500万吨。
但渤海钢铁的联合重组工作,至今还是没有实质性推进。
最近几年,由于一直在等待“渤海钢铁”相关联合重组的“准生证”,国丰钢铁的产能基本没有什么扩张,已经从多年前产能规模位列河北省第二,退居到了第四位。
“这些年我们的产能规模一直在850万吨左右,可周边的钢厂产能规模却在一年年地增长。”国丰钢铁一位中层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明年我们在河北省的钢铁规模排名中,可能要退到第六位了。”
最近几年一直在等待湛江和防城港千万吨级钢铁项目“准生证”的宝钢和武钢,面临同样问题。这些近年来不断上马的新产能,大多数没有经过正规的审批核准渠道,却得以先一步分享市场的红利。
这正是中国钢铁业目前所面临的尴尬和悖论:一边是符合钢铁产业政策的大钢厂项目获批艰难,一边却是违规新建产能项目的不断增加,而长期处于微利状态甚至亏损的国内钢铁企业,正在陷入一场产能越淘汰越大的怪圈。
先上车后买票
“先上车后买票”,甚至“上了车不买票”,已经成了钢铁圈里几乎无人不知的“秘密”。
今年5月底,国家发改委的网站上,曾一次性挂出三个钢铁项目批文,其中两个是苦等多年的宝钢湛江钢铁项目和武钢防城港钢铁项目,另一个则是首钢迁钢项目。而与宝钢和武钢的获批项目不同的是,首钢迁钢项目早在2004年就已竣工投产,却在8年之后才拿到“准生证”,属于典型的“先上车后买票”。
“现在全国超过7亿吨的钢铁产能,有完善的各种批文的估计一半都不到,由于过去政策执法不严,很多钢铁项目都是先斩后奏,先投资然后补办"准生证"。”一位行业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
据记者了解,早在2009年,我国政府就对钢铁行业开始执行三年内原则上不批准新项目的管制。除首钢搬迁,汶川地震灾后重建项目以外,过去的三年,包括宝钢湛江、武钢防城港等沿海钢铁基地建设项目,以及城市钢厂搬迁等布局调整项目均未能实施。
然而,国内钢铁产能却仍在逐年上升。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我国粗钢产能已达9亿吨左右。而2005年以来开工建设的3.57亿吨的产能中,未按规定取得国家核准的占79%。
根据西本新干线的最新统计,2011年,我国新上高炉63座,2012年预计还将至少新增高炉34座,两年的新增产能超过了1亿吨,而新上的高炉,主要集中在华北尤其是唐山地区,且多数为民营企业。
今年上半年,在需求不旺、价格持续低迷的态势下,国内的粗钢产量仍是不降反增。根据中钢协的最新统计数据,上半年全国粗钢产量同比增长1.8%,同期会员企业粗钢产量则同比下降0.1%,但非会员企业产量却大幅增长了12.9%,这也意味着,今年以来的新增粗钢产量全部来自非会员的中小企业。
“规划确定的重点结构调整项目不能实施,反而给盲目扩大的产能留下市场空间。”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副司长李忠娟曾指出这一钢铁布局调整所陷入的两难境地,“违规建设的产能未经科学论证,在科学布局、产品定位、装备、工艺流程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进一步加大了结构调整的难度和成本。”
顶风扩产背后
而随着钢铁产能的持续扩大,钢铁行业的盈利状况却越来越不乐观。今年以来,钢材价格仅在2月中旬至4月上旬出现过小幅上涨,随后再次掉头向下,截至目前,钢价处于今年以来最低位。
那么,在相关政府机构严控产能扩张、整个行业又濒临亏损边缘的状况之下,为何仍有企业愿意“顶风”扩张新产能?
对此,一家位于河北的民营钢铁企业内部人士告诉本报记者,目前纳入中钢协统计的近80家企业,多为大中型钢铁企业,而一些中小民营企业由于拥有成本优势,生产经营依然还可以取得一定的利润。但这些企业的生产规模往往不大,而只有扩建生产线,才可能进一步降低成本,赚到更多的钱。
此外,与一些大型钢铁企业受困于国家原则上不核准新的钢铁项目相比,居于地方的小钢铁企业“天高皇帝远”,更容易私上新项目,由于钢铁生产也是地方税收的主要来源,地方政府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而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合伙人、副总裁包仲南则告诉本报记者,导致中小企业仍在扩张产能的另一催化剂,是近几年来各地一直在推进的淘汰落后产能。目前国家对钢铁行业淘汰落后的标准主要是以高炉容积为标准,最初规定要淘汰300立方米以下的高炉,之后标准又提高到400立方米。很多企业由于担心未来淘汰落后的标准再度提高,淘汰小高炉后,往往也会上尽可能大容积的高炉,这样也导致“减量置换”变为了“增量置换”,反而造成了产能越淘汰越多的实际后果。
不过,上述河北民营钢铁企业的内部人士也指出,由于钢铁需求增速在放缓,而产能仍在增加,导致钢铁企业的日子越来越艰难,目前已经有部分企业在建高炉的建设速度在放慢,一些计划在下半年尤其是四季度投产的高炉产能,已经推迟到2013年释放.